@rikka xp暴露了捏(

wumingshi 发布的帖子
-
问个羞耻的问题,我常看的一个涩涩视频网站现在看不了了,点击播放就显示 html5: Video file not found
https://www.boundhub.com/ 网站是这个
我看评论区别人都能看,所以应该不是网站的问题。看开发者工具那里,视频文件的请求跳转了两次,第三次的状态栏显示 (failed) net::ERR_CONNECTION_RESET,问了下 chatgpt也没能搞明白为什么不行
难道说是 VPN 的问题? -
转载:润的方法都在各个官网写着呢
https://www.reddit.com/r/iwanttorun/comments/1fmtwvw/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润润的方法都在各个官网写着呢只是好多人挑挑拣拣这看不上那看不起/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润,润的方法都在各个官网写着呢,只是好多人挑挑拣拣这看不上那看不起
分享帖
我疫情那一年在家看了好多国家的官网,国外的公家官网真的比国内那傻逼东西清晰多了。润一般可以分为四类国家:
1. 欧洲除英爱 再加日本新加坡,这些国家只要你去当地读书上学读个好找工作的专业100%留,新加坡日本国内本科只要是能找到工作也能留,新加坡现在免签可以过去找了,日本要么中介找要么搞个语言签证自己去当地找。欧盟也可以中介找或者读个语校找工作,因为欧陆不论工作高低贵贱基本只要有正式工签就可以攒居留年限拿永居和入籍的,有些国家读书都能计算这个年限中。
2. 澳洲新西兰加拿大: 这三佬都是有按劳动力市场需求制定的移民体系,所以这种国家要么你是英语很好的技术工直接移民,要么是去当地读书他们很需要的职业,只要去了就有,去读他们不需要的就等着后悔吧。还有一种是旅游签入境后,去当地的偏远地区像三支一扶一样奉献,应该能找到一个基层工作老板还帮忙担保的。还有就是找中介花钱工签入境澳洲和新西兰,为什么不说加拿大因为加拿大雇主担保很多骗人的。这种工签基本都是底层工作,屠宰场 护工 蘑菇工 之类的 而且收费还要10-30万, 入境后可以自己研究移民体系,本工作可以移民的就努力工作获得雇主担保,不能的就看如何攒够钱后换签证或者读个护工培训班或换学签换工作。这三者中加拿大是最好移民的,只要去偏远地区不要扎堆在多伦多和温哥华基本读书读了就给,不管你是大专还是啥学历,会法语的更是求着你去。
-
英爱: 爱尔兰读书也贵,但是他也有一套按市场劳动力的移民体系只不过没有加澳新那种明确的打分,只要上对了专业找到工作,也可以攒年数移民入籍,然后你就有 欧盟永居 英国永居 爱尔兰永居 美国免签。 爱尔兰由于是欧盟他也是任何工作都有工签,找底层工作也能攒年数入籍。 其实英国也和爱尔兰差不多,基本也是工作拿工签攒年限。坏就坏在它不列出有哪些紧缺工作除护理方面 然后它的工作机会对于外国人来说太少了,科技类苦力类技工类,只有金融岗位多点。加上读书吧又和美国争高下,骗很多人过去读水硕然后留不下。
-
美国: 美国现在的移民体系 直接说就是一坨, 只有两类人特别好移民, 一类是高端王者家里有钱或自己读书天才,一类是低端青铜黑铁屁民直接入境庇护呆着就好。中间的那些要么自己努力报金币,要么就拉下面子来庇护得了,这是老中护照唯一的优势。
-
-
求推荐一个手机看小说的app
我的需求有这些:
功能能极简一些最好
不需要联网,我都直接下载到手机看
能给导入的本地小说建文件夹分组
能搜索文件名,如果能自己给小说加tag就更好了
最好没广告( -
吃苦果然有害
近期,一篇来自《自然》旗下子刊《分子精神病学》的文章指出:吃苦,特别是早年吃苦,对大脑发育和个人行为有多种不利影响。大脑具有可塑性。在面对逆境(包括各种困难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等)时,人的神经、代谢等生理调节系统会产生各种生理反应,以适应逆境。如果长时间或者反复面对逆境,这种生理反应会逐渐积累,从而形成“应激负荷”,这种负荷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精神和身体上的疾病。
为了了解逆境对大脑的影响,研究收集了从2010年1月1日到2023年4月8日这段时间的文献数据,特别关注普通人人群队列的样本,以全面了解不良生活事件经历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分别对虐待、社会机构抚养、霸凌、孤独、贫困、家庭矛盾以及环境污染等“逆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与生活优渥的同龄人相比,生活在贫困中的儿童更有可能遇到发育迟缓、认知和学业水平更差的情况,情感和行为出现问题的几率也更高。全脑结构研究表明,财富和社会地位优越,大脑皮质厚度、皮质表面积和灰质体积等大脑整体测量指标也会更优;而财富和社会地位越差,杏仁核、海马、纹状体、丘脑等特定区域灰质体积越少。这些区域的发展与语言处理、阅读技能、视觉空间能力、决策和执行功能等多种大脑功能相关,并且这些影响将会持续20年。
还挺感慨的,我甚至可以预想到如果把这给爸妈看大概是什么反应,所以现在我几乎完全不想对他们主动发起任何谈话
-
相比于弓,弹弓可能更容易作为大规模暴动的武器
最近看到有人用弓箭伤人的新闻,突然想到如果有些人转到弹弓,就更麻烦了。
弹弓具有相当多的优势:
结构简单,远比弓容易制造、
体积小,可以在很隐秘的角度射击,防不胜防
如果使用钢珠射击,伤人能力不比弓箭小多少
一发多拿一些钢珠还能秒变散弹模式?
瞄准精确度可以相当高,有人专门用弹弓打老鼠,几乎百发百中希望不会到这一步吧。。。。
-
买充电线(兼有传输数据功能那种)应该看哪些参数?
我电脑和手机充电线的接口那里都有点摇摇欲坠了,想买新的,但是有点晕不知道怎么买好
我在另一个地方问,收获梗图一张,然后更迷惑了( -
RE: 【水贴】各位站友觉得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观感如何?
lgbt啥的的内容比较热,我反正比较反感这种见缝插针式的插入宣传。。。。。要是自己写剧本拍电影这种宣传也就罢了,这是自由,但是奥运和这个议题有什么关系呢
三个人进房间的性暗示更是离谱,奥运会运动员打炮私下知道也就得了,放到台面上让全世界都能看到真的是无法理解 -
RE: 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离散的国际音标系统
@madoka 音素和音位的区别我还是知道的,我的疑问其实是,如果按照最严格的国际音标系统来记录,按照我目前看过的说法似乎在暗示结果应该是唯一的,不受记录者的主观意愿影响的。这在我看来有点不可思议。音位本身是比较宽的划分,某音位实践对应的音素可以很多,这里没什么有疑问的地方。
不同的严格程度这个说法有点怪,国际音标不是某种终极精确的记音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