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的校工和相关部门领导完全是把管其他地方的经验带到北大来了,越来越多烂俗的面子工程
lemma_ 发布的最佳帖子
-
RE: 不知道站长有没有看过这篇文章,讨论网络论坛帖子的组织形式
想自顾自地说一些题外话。
这两篇文章现在翻出来看还是很精彩,我当年还是个图样的小年轻的时候,看到这两篇文章简直惊为天人。当年图样的我,从来没想过运用社会科学和哲学的方法,可以如此有效地讨论我难以描述、但确乎存在于现实的问题,直接导致我后来的学习兴趣发生了一点点转向。 -
RE: 现在还有未名洞或者类似的洞吗
您对于活跃度、平台角色、供需关系的内容说得很对。然而我对人发消息时并没有“刻意追求活跃度”的意图,只是非常一般意义上的欢迎而已。事实上我本人上站点的次数大概也就是一天一次到几天一次这样。作为对我接下来一串臭话的结论的提前预告,我也同意您“不用刻意提高活跃度”的看法。如果你对我的发言意图存在指摘,那么这是我想澄清的;如果仅仅是想借我的发言来讨论这些问题,我乐见您这些经过思考的文字,这是其一。
其二是更多又臭又长的东西。我认为本站的出现不全是基于对需求人群的分析而出现的,即不存在一个“想要制作一个互联网产品”的标准化流程,因此本站自然有很大概率不符合产品逻辑的分析。本站的出现具有较直接的历史原因,即p大树洞与未名树洞的接连沦落。本站大部分用户都从未名树洞逃荒而来,建站初期的流量因此得以成立。因此,本站理想中最可靠的用户来源可能是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以北大为主的国内高校,具有对自由讨论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对讨论环境的追求。这是愿景,也是事情一开始的样子。
不过诚如您所说,本站如今看起来不足以能吸引外来用户,您将其原因归结为缺少中心话题、平台不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些都说得不错。不过我看来,个人开发的平台天然就肯定无法在技术上、推广上与商业大平台同台竞技,这是不言的事实。对于小平台来说,继续经营下去靠的只是一群固定的、黏性高的核心用户。而您似乎认为,要得到更高的活跃度(也就是更多的这些核心用户),需要一个“中心话题”。对此我持中立意见,我认为这只是各种方案中的一种,并且在执行时很不方便。类似于matters那样在全平台举行征文活动是初期提升热度的好办法,但是首先难以持续,其次,本站本就没多少人,再对他们的兴趣进行分化,最后响应活动的人就更少了,这样连维持活动本身都成问题。除非活动主题取得相当的大,但那样的话就类似于无特定话题的情况了。
到底来我认为本站活跃度低的最大原因是没办法依托校内进行宣传,失去了所谓的“校内性”,进而没办法在初期完成“原始积累”。p大树洞的校内性无需多言,未名树洞由于在创站早期具有相当长一段宣传时间,并且有青岩封杀前一个民间洞引起的公众号热潮吸引了不少人,因此虽然未使用太多宣传力度,但最后在截止前就积累出了足够数量的人群,成为事实意义上的校内平台了。到anvil的时候,环境已大幅度恶劣化,根本没有太多宣传的可能。导致创站初期这里人流量就先天的少,可以类比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在这一阶段没有积累到能形成讨论氛围的人数,较前两者而言先天具有不足,在后续的滚雪球中走向了衰减。这与产品的技术性问题已经无关了。您针对本站所说的各种产品技术性问题,p大树洞和未名树洞也都有,它们可以维持下去靠的就是“校内性”的招牌为它们带来的校内的“核心用户”。我猜本站创立之初也是想要走这条路的,但是迫于现实形势没有走成,后续也没有根据形势大改运营方案(事实上我认为也没必要了?),于是就成为了您分析中似乎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的个人博客类的网站了。
尽管如此,我认为本站潜在符合了这些可能的发帖需求:
- 我只想将这些东西(具有相对于商业性社交平台具有隐私性的东西)分享给这些人(同一所学校的人/具有一定讨论素质的人)看
- 我想要一个具有一定自由性和隐私性的发言平台
- 我的分享不需要太高的讨论度
- 我只是想树洞化地分享而已,对于内容的获取可以通过别的平台完成/……
具有“校内性”的话,第一条将得到大幅度强化,在校内性的加持下它将成为产品最大的优势所在,可惜这并没有发生。您似乎不认为第二条可以作为优势,但就我所知连reddit都开始更严格地审查汉语的极端言论,虽然极端言论不能代表所有,不过我也因此而持保留意见。而后两条是我在使用这个平台时可能会有的想法,也是不追求活跃度时会出现的优势。
由于我总是想到哪说到哪,导致我结束在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这很奇怪,但我没什么想要讲的了。
-
RE: 该不该退学润了😭
没有更具体信息的情况下给出太仔细的建议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我也不能多说什么。出国留学对于普通人来说涉及到太多的影响因素,最基本的,只从学术上来看,自己语言能力好不好、学术水平如何、专业方向在不同国家前景如何、学成之后转向方不方便、导师人品如何……这就有一堆需要考虑的因素了。还有心仪国家的签证政策、移民政策如何,和家里怎么交代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能由自己回答,并且意识到自己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过反过来说,能以自己主观意志做出选择是一种非常爽的体验,能让人感觉这才是活着,所以做决定的时候也不用太担心害怕什么。
接下来是个人的一些不负责任的看法。国内大环境越来越差已经是个除了少数稳定食利者外都能感觉得到的事项了,如果对现在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一些动作感到不适,同时所学专业在国内的前景又不好的话,我个人是建议出国体验一下的。根据一些例子来看,语言问题和对当地文化的认可度会很大地影响出国的体验,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则会很大地影响学术生涯的体验,其他的因素就见仁见智了。
以及正如楼上所说的,一旦决定最好马上行动,贵校有太多缺乏行动力的懒狗了,也很难说我不是其中之一。我的建议就是做决定应该审慎,一旦决定了就要有行动力。
-
RE: 买充电线(兼有传输数据功能那种)应该看哪些参数?
草,第一张太有年代感了。我纯小白,自从用Type-C之后我就没考虑过充电线怎么选的问题了,功率不同我也拿来嗯冲……感觉主要区别是功率,其他真没什么感觉……
lemma_ 发布的最新帖子
-
RE: 吃苦果然有害
虽然不清楚你的具体遭遇,不过我中学时期也见过太多因为家人或者老师管控导致个人遭受无意义苦难的例子了。我觉得如果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成为这种苦难教育的针对对象,除非学会不在乎和“健忘”,否则没办法精神健康地活到成年,几乎是批量生产incel阴湿做题家。
一些我身边的鲜活的灵魂仅仅是因为看个文学书就被揪出来当典型批判,带个手机就被威胁请家长,一番语言暴力下来让那个年龄段的人以为自己触犯了什么不得了的规矩一样,一个个负罪感强得批爆,过了几年回头看才发现这批人是真闹麻了,但年轻的那几年已经在这种管控下过去了。而对于那些成绩特别好的、或者跟老师关系好的,对他们的类似兴趣就视而不见,或者高高拿起低低放下。这种奴隶教育能对人心理健康有益才是奇事。包括我高中班主任,她是一个装作开明实则仍然推崇吃苦教育的人。我还记得高三寒假其他班放七天,她说只放三天假但是可以自己来请假,结果有一半人找她请了一星期的假,她估计是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敢明目张胆跟她请假,气得她一张张批假条的时候全程板着一张司马脸,给我笑的。
-
RE: 吃苦果然有害
原文是篇综述,介绍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用翻译软件的话即使是外行也能看个大概,有兴趣的可以直接读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4-02556-y#Sec10
-
RE: 该不该退学润了😭
没有更具体信息的情况下给出太仔细的建议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我也不能多说什么。出国留学对于普通人来说涉及到太多的影响因素,最基本的,只从学术上来看,自己语言能力好不好、学术水平如何、专业方向在不同国家前景如何、学成之后转向方不方便、导师人品如何……这就有一堆需要考虑的因素了。还有心仪国家的签证政策、移民政策如何,和家里怎么交代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能由自己回答,并且意识到自己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过反过来说,能以自己主观意志做出选择是一种非常爽的体验,能让人感觉这才是活着,所以做决定的时候也不用太担心害怕什么。
接下来是个人的一些不负责任的看法。国内大环境越来越差已经是个除了少数稳定食利者外都能感觉得到的事项了,如果对现在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一些动作感到不适,同时所学专业在国内的前景又不好的话,我个人是建议出国体验一下的。根据一些例子来看,语言问题和对当地文化的认可度会很大地影响出国的体验,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则会很大地影响学术生涯的体验,其他的因素就见仁见智了。
以及正如楼上所说的,一旦决定最好马上行动,贵校有太多缺乏行动力的懒狗了,也很难说我不是其中之一。我的建议就是做决定应该审慎,一旦决定了就要有行动力。
-
RE: 买充电线(兼有传输数据功能那种)应该看哪些参数?
草,第一张太有年代感了。我纯小白,自从用Type-C之后我就没考虑过充电线怎么选的问题了,功率不同我也拿来嗯冲……感觉主要区别是功率,其他真没什么感觉……